未来太平洋地铁、大西洋地铁等海洋地铁能建好吗?出行旅游会不会更方便?
这真是个疯狂的想法和逆天的工程。不知道未来的科技水平能否有能力实现这个工程,它所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远不是建个英吉利海底隧道所能比较的。能穿越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底隧道,其深度要在海平面以下几公里深,其长度至少也要几千公里长。它会遇到无法想象的高温和高压。人类的科技活动已经证明,入地远比上天难度要大的多。人类造的飞行器早已飞出了太阳系,可现在要下潜到一万一千多米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多么困难和危险的事。
隧道是个封闭的空间,一旦遇到紧急状况,逃生极其困难。1995年日本地铁曾发生恐怖袭击,***在地铁中释放沙林毒气,造成十几人死亡、五千多人受伤的事件。这种事情要是将来发生在大洋底的隧道,后果不堪设想。
从地球的圈层构造来说,陆地地壳厚度有几十公里厚,海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公里。人类对海洋地壳的构造认知远比对陆地地壳要肤浅的多,若要施工洋底隧道,所带来的工程地质问题将会是无法想象和难以克服的。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以前苏联有个挖穿地球的工程,结果才挖了一万多米就停止了。以人类的技术,永远也实现不了。虽说科技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人的认知能力和科技的发展有很大的关联性,起码以现在的科技水平,想要在大洋底之下建隧道是不可能的。人在宇宙中是非常非常渺小的,不是什么事情想做就能做的。
目前的商业飞机的航行速度一般也就八、九百公里每小时,早些年英、法共同研发的超音速客机已经成功运营,但是后来经历了几次空难后退出了航空运输市场。在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下,重拾超音速客机,要比海洋隧道靠谱的多。当某一天超音速客机能像现在的客机一样普及的时候,人们会感觉地球更小了。
这个事不是能不能建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必要建的问题。你建跨洋地铁想干啥?运货比不了海运,运客比不了飞机。建造成本要远超航运、海运,请问这种地铁有啥竞争力?没有竞争力就没有建设的可能。所以建议你还是务实一点,思想亦有边界,就别光顾着放飞自我了……
哇!这是一个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呀!在现代科技发展条件来看不可能达到,但是说不定几十年后,半年后就实现了,我们不也是从二十年前的按键手机净化到了现在的触屏智能手机么,以前我们一出国如同断了线,现在有了视频通话近在咫尺。
不过将来太平洋大西洋开通的不是地铁,是光速水下舰艇呢,不光可以快速到达彼岸,还能观赏海底世界都说不定[呲牙][击掌]
我不否认对未来的任何畅想,几万年前哪位穴居原始人能想到后人能把房子盖的这么漂亮、几千年前有哪位古人会想到今天我们能上天入地、200年前有谁会想到火车会呼啸前行(火车发明于1840年)、130年前有谁会想到飞机会在天空翱翔(飞机发明于1903年)、90年前有谁会想到电脑会如此普及(电脑发明于1946年)、60年前有谁想到手机让我们的联系变得如此紧密(手机发明于1***3年)、20年前有谁会想到会有一家字节跳动的公司让无数的草根百姓知道了他们自己的信息也能创造价值(字节跳动成立于2012年)...未来一切皆可期待!
人类的各项工具都是不断发展的、甚至是加速发展的,就像刘慈欣在《三体》***中说的 一个文明的技术是在某个阶段爆炸式提升的。我们的交通工具也是一样,我们对交通工具的改造为的是我们信息交流的方便,人是感情动物,人希望相互走动,我们希望快速的到达目的地,所以我们建了城市地铁,城市地铁提升了城市的运转效率;我们希望能走出国门,快速的增进与别国朋友的交流,所以我们开辟了新的航行,新航线提升了国与国的文化融合;出行的路上我们行走的步伐越来越快... ...
如此快的生活节奏下,我们希望能在繁忙的旅途中也能看看外面的风景,如果我们能建立太平洋、大西洋地铁,无论是建在海底还是海面我们都能看到外面靓丽的美景,在海底我们能欣赏鱼儿畅游、在海面我们能看到海天一色...
如此美好,未来皆可期待!